betway必威体育betway必威体育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
——2005年1月15日在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上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 朱民
各位代表:
我受betway必威体育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betway必威体育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4年,在中共betway必威体育委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围绕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积极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努力克服能源、土地、资金等要素供给严重不足的不利影响,以及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的压力,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取得较大进步,年初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基本完成。
1、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提升。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5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7.6%,超过预期目标5.6个百分点;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19.6亿元,比上年实绩增长28.8%,剔除出口退税等因素后增长45.9%。
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加强。粮食生产扭转了连续6年下滑的局面,总产增长4.4%;畜牧业、水产养殖业稳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提高,全市14家省级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和出口创汇分别增长30.8%和25.7%。制造业优势得到进一步提升。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918.3亿元,增长25.9%;高新技术产业增势迅猛,实现产值2826.8亿元,增长45.6%,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产值2560.9亿元,软件销售收入超过18亿元;规模经济效应明显,工业百强企业实现产值3764.6亿元,增长51.8%。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全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105亿元,增长14.5%;旅游市场进一步拓展,旅游总收入达到335.9亿元,增长42.4%;现代物流业发展态势良好,苏州港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9060.3万吨,集装箱50.8万标箱,分别增长44.2%和46.9%;金融保险业形势基本稳定,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4110.3亿元,比年初增加698.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余额达到1786.8亿元,比年初增加224.8亿元;本外币贷款余额3222.2亿元,比年初增加597.2亿元,实现保费收入71.5亿元,增长11.4%。
2、经济运行质量进一步提高。财政收入继续保持良好增势。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6.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持续攀升。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经济综合效益创历史最好水平,工业产品销售率达98.3%,上升0.3个百分点;预计实现利税总额430亿元,其中利润300亿元,分别增长30.5%和37.5%。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51元,增长16.9%;农民人均纯收入7503元,增长12.3%。金融运行环境继续趋好,信贷资产质量稳步提高。全市银行业不良贷款余额比年初减少40.7亿元;按五级分类统计,不良贷款率为2.7%,同比下降2.4个百分点。
3、经济发展动力进一步增强。消费需求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25.1亿元,增长18.8%,高于预期目标3.8个百分点;以住房、汽车、通信等为代表的消费热点持续旺盛,全年新增私家车6.5万辆,商品房销售额增长43.1%。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54.8亿元,增长10.3%;国有经济、私营个体与三资企业投资“三驾马车”依然是投资的主要来源,占全社会投资比重分别为21%、28.9%和28.7%;投资结构日趋合理,第三产业投资增幅居三次产业之首,投资份额占43.7%,同比提高3.8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1032亿美元,其中出口507.7亿美元,分别增长57.2%和55.6%,均高于计划预期目标;出口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分别占全市的79.3%和57.4%;预计完成实际利用外资(老口径)95亿美元,增长39.6%,按验资新口径为50亿美元;对内经济合作又上新台阶,引进内资项目外地注册资本174.7亿元,增长19.8%。
4、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步伐进一步加快。市属国有(集体)企业和生产经营型事业单位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社会事业领域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等改革迈出重要步伐,列入改革范围的事业单位70%以上已通过审核和会办,市属医院管办分离正式进入运行。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成效明显,市级机关行政审批总事项减少37.4%。农村各项改革积极实施,农业税征收办法改革和村主要干部基本报酬三级统筹工作全面完成,以农村“三大合作”和“三大保障”为重点的探索性改革继续向纵深推进。通关监管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苏州工业园区海关保税物流中心(B型)正式运作,张家港保税区保税物流园成为全国首批区港联动试点。
民营经济活力进一步释放。全市新增私营企业1.8万家,新增注册资本402.9亿元,累计私营企业户均注册资本157.5万元。民营经济贡献份额继续增大,新增从业人员23万人,上缴税收、完成投资额分别占全市总量的27.3%和28.9%,同比提高1.6个和5.4个百分点。民营企业上市融资取得新进展,“朗力福”和“骏马化纤”分别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和新加坡上市,目前正在进行上市辅导的民营企业有9家。
5、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建设快速推进。覆盖betway必威体育区范围的电子政务网络进一步扩展,143个部门实现了宽带接入。市级机关56个部门和各县级市、区门户网站相继建成,“中国苏州”网站再次荣获“2004中国优秀政府门户网站”称号。全市电子公文流转系统、公务邮件系统和网上审批系统的应用得到进一步普及和提高,市宏观经济数据库不断完善;市行政服务中心开通31个部门105个办件项目网上申报预审业务,多家单位实现了业务系统与网上审批系统的对接。
社会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基本形成了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数字传输主干网络。全市固定电话用户(含小灵通)39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498万户,互联网用户近60万户,有线电视用户超过135万户,市区和县级市城区有线电视双向化改造率分别达到50%和35%。持卡消费群体进一步扩大,银行信用卡发放量超过1310万张。“betway必威体育企业信用信息网”开通运行,“苏州通”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展,苏州公共信息亭建设正式启动。
6、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发展。国际新兴科技城市十大工程建设全面启动。苏州软件园等2个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通过国家验收,新建4个科技创业园、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18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全市初步形成由高新技术开发区、高科技专业特色产业基地、科技企业孵化器、技术创新平台、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构成的科技创新体系。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为96.4%,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0.2%;苏州国际教育园和独墅湖高等教育区首期建设全面完成,高等教育人才培育基地初具规模。全年完成再就业免费技能培训超过2.1万人,创业培训3925人,培训农村各类人员110万人次。人才集聚效应加速形成,全年共引进各类人才7万余名,增长70%以上。
文化、卫生、体育各项事业协调发展。苏州博物馆新馆等项目加紧建设,健康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十一届市运会取得圆满成功。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全市新增就业岗位29.4万个,其中面向本市城镇劳动力的岗位14.6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7%;全市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比上年底净增21万人和32.7万人;农村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覆盖率分别达78%和95%。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得到认真落实,全市共有62171人纳入低保范围,投入保障资金6296万元。
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投资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4%;市区新增绿地48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39.2%,农村森林覆盖率达到15.6%;环境质量综合指数达到86.3。人口与计划生育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推进,人口自然增长率1.1‰。
7、重点项目和实事项目建设进一步推进。由于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发生较大变化,我市对年初确定的重点项目投资计划进行了调整,将重点基建项目调减为84项,重点前期项目调增为22项。调整后的127项重点建设项目完成投资529.5亿元,其中重点基本建设项目完成367.7亿元。绕城高速公路西南段、500千伏张家港输变电工程、吴江市区域供水等35项建成项目基本建成投运;绕城高速公路西北段、华润电力常熟二电厂、张家港第一人民医院易地新建等25个续建项目稳步推进;城市防洪工程、沙洲电厂、常熟兴华港区三期等24个新开工项目全面开工,正按计划进度加紧建设。
市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确定的18个大项35个子项的实事项目除2个子项的实施计划有所调整外,均取得了良好实效。12个子项超额完成年度工作目标,14个子项提前完成年度工作任务,7个子项如期完成年度工作目标。
2004年,面对经济“紧运行”的新形势,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节亟待解决。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总量偏小;社会事业发展还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二是要素制约进一步凸显。土地资源约束加剧,资金供应偏紧,煤电油运供求缺口仍然较大,环境压力进一步加大。三是固定资产投资后劲不足。受土地、资金、项目审批等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影响,新开工项目和建设规模较往年有所减少,将会对我市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四是增加就业、提高收入的任务较重。就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扩大就业的任务还很繁重;居民收入水平总体不高,农民持续增收的任务还很艰巨。五是加强社会管理、维护社会治安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对于这些问题,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研究对策,切实采取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和主要任务
根据市委九届八次全会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对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建议如下: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l3%;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
——进出口总额增长15%,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5%;
——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l2%,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
——新增劳动就业岗位25万个,其中面向本地劳动力就业岗位12万个。
为实现上述预期目标,我们将按照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继续深化改革,围绕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目标,抓住机遇,调整结构,优化环境,求真务实,乘势而上,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切实抓紧抓好。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目标,继续深化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和现代农业。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不断培育和壮大龙头企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加快农业示范基地和示范区建设,建立健全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卫生安全水平。进一步完善粮食市场、粮食储备和粮食生产基地三大体系建设,确保粮食市场供应。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抓紧实施高新技术产业“双倍增”计划,优先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软件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快退城进区步伐,积极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大力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提高制造业的整体竞争力。强化科学调度,做好生产要素的综合平衡,保障企业生产经营顺利进行。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重点建设好沿沪宁线高新技术产业带和沿江国际先进制造业聚集带,加快推进临沪浙经济带建设,促进产业合理集聚。
积极实施“服务业跨越发展计划”,加大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努力营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优先发展旅游、物流、文化和社区服务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金融、会展和信息服务等具有市场潜力的服务业,加快发展研发、咨询、中介、营销等商务服务业,积极发展房地产、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体育健身等适应消费升级的服务业。高起点启动沿湖地区综合开发规划工作,加快平江、沧浪、金阊新城区开发建设步伐,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2、调整优化投资结构,保持重点项目建设的适度规模。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继续加大基础设施和社会公益性项目的投入,着力抓好124个重点项目建设,其中重点建设项目111个,重点前期项目13个。111项重点建设项目共计总投资1142亿元,其中当年完成投资387亿元。年内建成绕城公路西北段、苏州工业园区和苏州高新区污水处理工程、苏州天然气高压管网工程等26个项目;加快沪宁高速苏州段扩建、苏州港太仓港区二期和市国际教育园等22个续建项目的建设进度;新开工建设沪苏浙高速公路苏州段、500千伏苏州西输变电工程、相城水厂等22个项目;抓紧做好镇南铁路苏州段、南门步行街改造等13个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争取部分项目能在当年开工建设。
在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同时,要加强项目管理和目标考核,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结合“十一五”规划的编制,重点加强在科技创新、基础设施、社会事业等方面的项目储备,增强投资后劲。继续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管理,拓宽项目建设筹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金向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区域倾斜,不断提高投资效益。
3、坚持扩大开放,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积极应对国家出口退税政策调整,继续引导企业转变贸易方式,调整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支持和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有品牌的电子信息、机电、新材料及传统产品的出口。优化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和货源基地布局,鼓励一般贸易出口采用本地货源,引导外资企业进一步拓展国内市场。帮助本地企业积极为外资企业配套,形成和拉长产业链,促进本地经济与国际经济相融合。努力巩固传统市场,不断开拓新兴市场,优化出口市场布局。
调整引资思路,创新引资方式。着力引进跨国公司的科技型、基地型大项目和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着力引进现代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环保产业项目,进一步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鼓励和支持现有外资企业增资扩股,逐步提高单位土地投资强度。大力引进日韩、欧美资本,在CEPA框架下,加强与港澳地区合作。积极推进集约招商,促进开发区招商向按生产力布局招商、按构筑产业链招商转变。高标准运作好苏州工业园区和张家港保税区物流园区试点,推进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功能完善。继续吸引国内知名企业集团来苏投资,进一步提高引进内资的质量。
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完善境外投资的政策环境,鼓励和支持具有比较优势的企业到境外投资创业,加快形成我市海外生产基地、资源开发基地和销售市场,更好地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4、加快推进体制和机制创新,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继续深化国有(集体)企业改革,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稳步推进社会事业领域企事业单位和社团改革,形成富有活力和效率的管理运营机制,促进社会事业更快发展。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监督机构,推进现有国有投资主体的资产重组。推动投资体制创新,确立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全面实施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制度,着手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规范政府投资行为,完善政府投资体制。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和资本运作工作,加快企业进行规范的股份制改造步伐,支持和鼓励优质企业到境内外上市和发行企业债券,推动上市公司通过资产重组做大做强。进一步改革和完善行政审批制度,简化和规范审批程序,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发展壮大民营经济。继续实施民营经济腾飞计划,全面落实扶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为民营经济创造平等竞争的法制环境、政策环境和市场环境。加强政府服务和管理,构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和推动民营经济向技术创新、品牌创优、产业集群、资源节约的方向发展。
5、提高信息化应用水平,全力推进城市信息化。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管理体系,完善信息化建设的法规、标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充分发挥政务信息化的带动作用和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重点推进基础型、应用型信息化项目的开发建设。加大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应用系统的建设力度,促进政务信息资源和社会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加快社区服务与管理系统、基础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促进社会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信息化。在初步开通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的基础上,继续扩充数据库的入库信息量,完善运行机制,着手启动个人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继续扩大“苏州通”的应用领域;积极推进大通关和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规划定点300个公共信息亭,年内建成100个。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建立公共技术、公共信息等平台,营造成长环境,推动中小企业生产、销售和管理的信息化,提升城市整体信息化水平。
6、实施富民工程,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多渠道增加群众收入。在保持工资性收入增长的同时,采取多种措施促进经营性、财产性和其他合法收入的增长,努力做到城乡居民收入分配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坚持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和政府促进就业相结合,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进一步拓宽就业渠道。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年内完成再就业免费技能培训2万人、创业培训3000人。继续实施现代农民教育工程,培训农村各类人员100万人次和农村致富带头人2万名。千方百计做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提高大中专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
加快构建和完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覆盖面,不断完善农村三大保障体系,确保年内全市农村劳动力纳入基本养老保险覆盖率超过80%,农村老年居民按月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覆盖率超过80%。逐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建立扶贫帮困的长效机制,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
7、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积极实施科教兴市战略,把建设国际新兴科技城市作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抓实抓好,坚持开放式配置科技资源,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增加研发投入,不断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自主知识产权份额。继续巩固基础教育,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强化职业技术教育,高标准建设好独墅湖高教区和国际教育园,全面提升教育水平。加强“文化苏州”建设,做好苏州水乡古城古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和文物的保护。加快健康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完善公共卫生体系,积极实施健康服务工程。做好对外来人口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全面提高市民素质。
坚定不移地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结合规划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研究编制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总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推进《苏州生态市建设规划纲要》的实施,努力协调好经济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苏州工业园区、苏州高新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推进企业清洁生产,倡导社会循环式消费。积极探索土地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的途径,继续引导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切实保护好太湖、阳澄湖、长江等水资源及山体资源,逐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实施“绿色苏州”行动计划,市区新增绿地450公顷,绿化覆盖率达到40%。扎实做好今年的18项实事项目,努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各位代表,2005年是完成“十五”计划、衔接“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也是苏州率先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在中共betway必威体育委的正确领导下,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实现各项预期目标,建设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